扶贫干部用手机照明配合医务人员救治 记者 黄有学
一条奄奄一息的生命,因为扶贫干部的执着,获救了。获救的是一条生命,体现的是一种担当,重获新生的人体会最深刻。
今年8月29日17时许,灵山县太平镇那马村扶贫工作组第一书记黄钦,队员张简、苏通庆三人走访村里的孤寡老人时,在榃仍自然村一队发现五保户老人陆治强昏倒在祠堂里,只有微弱的呼吸,病情十分危急。黄钦见状,立即拨打太平镇卫生院的急救电话,并安排一名队员到村口等候救护车。
经了解,当天早上陆治强吃了几根香蕉后,就开始拉肚子,先后拉了10多次。虽然吃了药,但一直没有好转。中午时,陆治强昏倒在村边,幸好被邻村的好心人发现,并扶送回家。
17时35分,太平镇卫生院出诊医务人员及时赶到了榃仍村一队的陆治强家。经过简单的问诊后,医务人员以患者没有人员陪护为由,拒绝将陆治强老人接回镇卫生院作进一步救治。黄钦心想,老人已经严重虚脱昏迷了,生命随时都有危险,如果不及时救治,后果不堪设想。“决不能放弃救治!”三名扶贫干部经过简单商议后,达成了坚定的救助共识。“你们是救死扶伤的医生,不能漠视生命,不能抛弃重病的患者。”黄钦一边说,一边拦住了正想撤离的医务人员。
18时许,黄钦将五保户老人陆治强病倒的情况向镇扶贫工作分队和镇政府作了汇报,并主动联系太平镇卫生院的领导,说明老人的病情,希望院方无论如何也要将病人带回卫生院救治。
经过反复沟通,镇卫生院领导仍然表示,如果没有陪护人员,真不能接患者回卫生院治疗。“找陆治强的亲属去!”黄钦让张简、苏通庆两名队员分头去找,然而结果令人失望。原来,陆治强性格孤僻,平时和邻居、亲属都闹过矛盾,并且积怨很深,大家都不愿意去卫生院陪护。
找不到陪护人员,怎么办?“必须说服镇卫生院的领导,让医生在现场救治。”三名扶贫干部重新调整了救助思路。
在黄钦的释法明理下,镇卫生院领导表示,同意现场救治,并视病人病情稳定后,再撤回医务人员。
时间就是生命,抢救刻不容缓。19时12分,医务人员接到卫生院领导指示后,立即对病人展开紧急抢救工作。
20时10分,老人病情有所缓解,可以交流。
20时46分,老人病情明显好转,可以进食。
21时35分,老人生命特征平稳,可以自理。
经过扶贫工作组和医务人员长达4个多小时的全力救助,陆治强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